只要你愿意,钱…似乎唾手可得,门槛低至只需要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。
文艺青年在网易严选上看中了一个旅行箱,没钱没关系、可以用花呗;
漂亮女士在唯品会上看中了一个时尚包包,没钱没关系、可以用唯品花;
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在京东或苏宁上看中了一台家电,没钱没关系、可以用白条或任性付;
普罗大众在淘宝/天猫/拼多多上看中了哪怕只有几十元的便宜商品,没钱同样没关系,可以赊账、先用后付…
哦,差点忘了,即使你在美团上点份外卖,也可以暂时不用掏钱、用美团月付即可。
花呗、唯品花、白条、任性付、美团月付是什么?是一笔小额贷款、小贷公司借给你的,让你在手头暂时没钱的情况下,同样可以爽快的买买买。
如果你觉得这些由消费做基础的场景金融有太多借贷限制的话,其实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借钱的。
那些被清盘的P2P除外,我们只说有牌照的品牌——蚂蚁的借呗、京东的金条、百度的重庆空放有线花、腾讯的微粒贷、苏宁的任性借、携程的拿去花、小米的随星贷……
不管身处繁华的一线城市、还是偏远的十八线小城,只要能上网、无处不在的网络借贷都在围堵着你…诱惑着你消费、诱惑着你借钱、诱惑着你负债透支未来。
如果赊账到期没钱支付账单,怎么办呢?没关系,可以分期啊、从3期到12期可任意选…当然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。
恭喜!你成功入套了。
上图是蚂蚁花呗的分期手续费,12期的费率是8.8%,看起来似乎不高……实际上很高。
请记住:这是费率、不是利息。
包括花呗在内的任何消费分期,每期的费率是固定的、但每月都得还本金,相当于你每月使用的钱越来越少、可每月支付的资金成本却不变…结论就是:真实的资金成本大概是费率的两倍。
年费率8.8%、月费率0.73%的花呗分期,其真实资金成本是15.4%以上…这已超过民间借贷利率法律保护的上限。
那这些网贷的利率是多少呢?按照日息万分之五计算的话,年息在18%(0.05%/天×365天)以上。
请问在实体经营中,有多少行业的利润能稳赚10%以上呢?很少的。
也正因如此,凡是有些能耐的公司都在争先恐后的进军金融,或消费分期或网络借贷。
这些打着普惠金融头衔,实际却在诱导过度消费、增大年轻人债务、透支信重庆空放用未来的小贷公司们,你知道它们在哪里扎堆聚集吗?
重庆。
02
据央官网,截至2020年9月30日,我国共有7227家小贷公司、贷款余额为9020亿元。其中,重庆的小贷公司虽然只有259家,但贷款余额却有1754亿,占全部余额的近20%…
也就是说,全国每100元的小额贷款中,有20元都是重庆的小贷公司发放的,这是小贷余额773亿元、排序老二省份江苏的两倍还多。
不到2000亿的贷款余额,似乎也不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啊…NO!这是冰山一角。
小贷公司除了用自己的注册资本金对外放贷外,还有独特的融资渠道:银行借款、股东存款、发行ABS(资产证券化)…还有这两年愈演愈烈的联合放款——联合不差钱的银行对外放贷,也就是业内所称的助贷。
在缺乏约束的监管环境下,这些操作让小贷公司的放贷金额理论上无上限…你看到的是放贷1700多亿,实际的放贷金额可能是数千亿、甚至数万亿。
这一切都离不开杠杆,而重庆就是最助力小贷公司杠杆的城市。
首先,注册地在重庆的小贷公司、其融资杠杆可达2.3倍,而其他省市如上海却只有0.5倍。
也就说,注册资本10亿的小贷公司,在重庆可以再融资2.3倍、即23亿,共计能有33亿对外放贷,可在上海只能再融资0.5倍、即5亿,共计只能有15亿对外放贷。这是吸引大量小贷公司前来注册的一个原因。
其次,因地处中西部,重庆本来就有西部大开发上的政策优惠,再加上政府鼓励,于是在这里注册的小贷公司也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,相比其他省份25%的所得税、重庆只有15%,少缴的就是赚到了,大家当然愿意过来。
具有弹威力的是第三条,在重庆注册的小贷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在全国放贷、相当于突破了金融经营的行政辖区限制,再加上ABS和联合放贷,让小贷公司的杠杆近乎无限放大。
如何做到的呢?
操作流程如下:
小贷公司可以10亿债权资产(对借款人来说是借款和债务,对小贷公司来说就是债权和资产)的收益权做抵押,在证券市场发行10亿的债券…当然债券的利息会低于自己放贷的利息,其中的息差就是小贷公司收益,此时小贷公司手里又有10亿资金可对外放贷了。
但这10亿资金放贷完毕,可以再发行10亿元的ABS…就又有了10亿放贷资金。就这重庆空放样往复循环,放出的资金越来越多、赚的息差也就越来越多。
后监管层对ABS融资有所限制,小贷公司们又开始联合银行放贷——自己可能只出5%左右的资金、其余的资金都来自银行。拿着银行低息的资金、再以15%以上的利率放贷出去赚息差……再结合ABS,就这样杠杆得到急剧放大。
花呗和借呗背后的小贷公司,其注册资本金合计160亿,可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却对外放贷合计约2.1万亿……杠杆是130倍!
正在这些优惠力度支持下,互联网巨头和知名企业纷纷在重庆注册小贷公司。
你用的花呗借呗、白条金条、任性付任性贷……其背后的放贷公司大多都在重庆。
重庆成为事实上的网贷之都。
这一切或许即将终结,起因是11月2日发布的《网络小贷公司业务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的一些规定直指网贷的命门。
命门一:经营区域限制
办法规定小贷公司应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,在重庆注册的小贷公司应只能在重庆市辖区内放贷、而不能通过网络以各种方式绕开监管在全国放贷。
若想跨省域经营,必须经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(银保监会或央行)批准。但限制语是“对极个别小贷公司需要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…”,说明跨省经营的小贷公司将少之又少。
这说明,在重庆注册的小贷公司得重新申请全国经营的小贷牌照…大概率申请不下来。
命门二:融资杠杆限制
之前网贷公司通过发行ABS、联合银行放贷等手段,轻松破解融资杠杆的限制,而新办法却提出了明确规定:通过银行借款、股东借款等形式的融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倍;通过发行债券、资产证券化产品(即ABS)融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倍;联合放贷中,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%。
这将大大限制网贷公司的放贷金额,按照蚂蚁集团2.1万亿的放贷规模,其自有资金至少得4000亿元左右…而当下的注册资金才160亿。
命门三:放贷对象限制
新办法规定,小贷公司应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、农民、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。
农民、城镇的低收入人群,是信贷资质较差的人群…还款能力很弱,放贷出去有收不回的风险——难道要“定向扶贫”吗?其实最后只剩下实体小微企业。而当下的网络贷款却绝大部分放贷给了居民、尤其是年轻人购物消费,其实也存在经营不合规的风险。
正是这些致命监管,让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夜不得不暂缓上市,上交所给出的解释是“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”,包括投行机构、证券公司、风投资金、公募基金、中签股民、甚至获得股权奖励的公司员工都连带着受伤…再往大了扩展,受伤的还有网贷的中心地——重庆。
重庆何以跟网贷、小贷续上渊源?
在某次论坛上,前重庆市长黄奇帆谈了引资蚂蚁小贷的过程。
2013年黄奇帆接见来重庆考察的马云时、问有什么困难,得到的回答是想搞个贷款公司,原来浙江在整顿小贷,所以审批非常困难。黄说只要不搞P2P,三天就可以全部办完,于是蚂蚁集团就在重庆成立了两家小贷公司——也就是今天花呗和借呗的放贷主体。
之后,包括各互联网巨头在内的全国知名企业纷纷在重庆开设小贷公司。
曾经,蚂蚁集团年100亿的利润当中,其中的45亿来自重庆的两家小贷公司,全国1万亿的网贷余额当中,重庆的小贷公司占据了6000亿的份额……重庆一跃而成为全国网贷的中心。
而今,野蛮疯狂生长的网贷行业也正因应“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”而遭遇类似银行的严监管……
重庆——这个新兴的国家中心城市、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、外地人眼中的4D立体魔幻城市,与网贷、小贷的亲密接触或许将至此走向终结。